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SSF智慧校园一站通
品质校园
办学文化
教育要闻
校内动态
车模世界
书画天地
校园足球
安全法制教育
八礼四仪
校园简介
每周工作安排
品质教育
校长室
党支部
教导处
百校牵手
总务处
家校通平台
大队部
信息中心
语文教研组
数学教研组
英语教研组
综合教研组
低年级组
中年级组
高年级组
品质生活
语文
科学
数学
思品
英语
音乐
美术
体育
信息技术
校本课程
劳动与技术
综合实践
品质服务
心语飞扬
美图分享
谈经论道
个人小结
报刊阅读
品质管理
通知
鼓励表扬
一帆书法课堂
作文欣赏
校内名星
校园花絮
班级主页
教育督导
督学介绍
督导新闻
督导制度
资源频道
资源推荐
云课堂
现场直播
教育期刊库
家长频道
通知
教子有方
家长学校
关于我们
学校概况
新城集团
教师风采
荣誉榜
课程表
首 页
品质生活
-
P7
+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子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1.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收集证据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1.4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2.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2.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 2.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析;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解释。 科学知识: 1.4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确信空气的真实存在,获取对空气的性质、组成及风的成因直观而生动的认识,同时强烈地意识到空气是生命的要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自觉地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2.
《识字1》教案
《识字1》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词语“春天”)指名读。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春天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播放PPT)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识字1》,讲的就是一些关于春天的事物。 二、熟读韵文。
春笋教学反思
《春笋》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很不好,尽管整个流程走下来了,但也仅仅是在走流程而已,没有真正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没有真正发挥到学生的主体性,整节课我讲的比较多,总是带着学生走,提问—回答—读词—读句—读课文,所以整个课堂学生都显得很被动,没有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教学设计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1、词语板块,让学生读的次数过多,但是没有
三年级下 unit2 集体备课
/down.asp?fpath=/&fname=2014041116211440.doc
微课程大效应
/down.asp?fpath=/&fname=2014041115566069.doc
三上语文全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知道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5册教案
5、北大荒的秋天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 期末复习》
第十一单元 期末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至106页。共4课时。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通过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
《9加几》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书88—89页。 教学目标: 1、学会9加几的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凑十法”,能进行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探究、思维意识,鼓励算法多样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教具:课
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至101页。共10课时。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用加减法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是在已经学会11到20各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理解20
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至86页。共4课时。 教材简析: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段编排。分段具体内容:例1,11~20各数的直观认识;例2,11~20各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例3,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全单元内容的综合练习11~20各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些数分别是
《认识11―20各数》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82-83页。 教材分析: 11-20各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教学重点,这些数都是两位数,分别由1个十和几个一及两个十合成的的数,学生理解这一点有些难度,因此,教材先通过小棒直观表示这些数的含义,让学生会数、会读11—20各数。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基本上会数30以内的数,并知道其排列顺序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至81页。共20课时。 教材简析: 加、减法的含义,1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解决求总数、求剩余数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成九段安排:(1)第44~47页,5以内的加、减;(2)第48~49页,有关0的加、减;第50~51页,练习五,进行前两段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
第七单元 分与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至43页。共7课时。 教材简析: 把10以内数的组成从认数里抽出来单独安排一个单元,并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这些数的组成,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特点。这样安排有三点理由:一是分与合是重要的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应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至33页。共2课时。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学生合作搭积木,感知不同立体图形的实物,再从这些不同的立体图形实物中区分并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想想做做”主要通过对图形的识别和联系生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29页,共10课时。 教材简析: 本单元安排了10以内的数,使学生建立起10以内的概念。教材把认数教学分成四个连贯的环节,即1~5各数、0、6~9各数、10四段安排。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体会数的意义。其间穿插了“几和第几”、“=、&g
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
第四单元 认位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第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简单的方位知识,是学生能够前后、左右、上下,并会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些事方位,而且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上下很容易界定,所以例题及随后的“想想做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一分》
第三单元 分一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例题,第7—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想有着广泛的应用。分类的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教材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别安排了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二单元 比一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7题和思考题。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另一部分是“比轻重”。这些内容是认识数、计算和量之间的关系的准备性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感知和建立“长短”、“高矮”“轻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一单元 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包括1个大场景图,10幅小图。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本的第2、3页,主要部分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儿童、树木、小鸟、气球、蝴蝶以及各种游乐设施,人和物的树木用到了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得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10,而且画面中,每个事物从
一下《小池塘》教学设计
小池塘 第一课时 执教:张梦磊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新的偏旁。 教学重难点: 掌握“耳朵旁”和“绞丝旁”,注意“女字旁”的最后一笔横不出头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实录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实录 &nbs
《台湾的蝴蝶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结合图片和文字,了解“色彩斑斓”、“金光灿灿”、“壮观”等词语,能够运用“有的……有的……”句式进行仿写。 3、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感悟蝴蝶谷的美丽景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友情推荐
首页
二维码
通知
搜索
我